匡衡墓,位于山东枣庄峄城西南14华里,是汉朝丞相匡衡的墓穴。据《汉书·匡衡传》记载:“匡衡字稚圭,东海承人,建昭三年(公元前36年)代韦玄成为丞相,封乐安候,食邑六百户”;古籍《西京杂记》有云:“匡衡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引光而读之”,历史上流传的“凿壁偷光”的故事,即由此而来。墓封土堆高约4米,直径35米,墓区遍植林木。文革期间封土堆南部被红卫兵挖一坑,深2米许,未及墓室。墓南原有匡衡祠,于清乾隆四十年重建,但历经沧桑,今已无存。仅留墓碑一座,为乾隆年间峄县令张玉树亲题:“汉丞相乐安侯匡衡之墓”。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